《周易》作為我國最古老、最權威的一部、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深邃的哲學經典,它的應用價值在這裡不需我重覆說,    因為《周易》的內容包括很多,如;理、象、數、占等。而占就是指卜筮、算卦之意思。 周易與科學其實是一對孿生兄弟。周易雖是一門學問,一個學派。歸屬於經學、漢學、理學等範疇。但它因為內容恢巨集、博大精深,具有多層結構、多重性質,裡面理論絕對包含著科學成份,並對近代世界的科學發展起到了極其巨大的推動作用。




  舉例;就說二元算術吧,它其實就出自《周易》八卦中的陰陽爻符號。以陽爻——代表1,陰爻――代表0。如;乾卦--111111,坤卦--000000……餘類推。易經中陰陽兩爻衍生出的二進位演算法,後來就被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所運用。他就是長期研究中國的《周易》理論後,受到啟示。於1701年提出了八卦圖像與電腦二進位制的關係。對應;乾、111,坤、000,離、101,震、001,巽、110,坎、010,艮、100,坤、000。其發明震動了當時世界科學界。所以八卦都被冠稱為電腦之母。菜布尼茲也高度贊揚中國的燦爛文化。他說;中國古老的《周易》對哲學家和科學家來說,絕對是個啟迪的源泉。




  再舉例;1940年我國留法學生劉子華運用八卦推算出太陽系有第十顆行星"木王星'',並計算出行星的密度為0.424,軌道運行速度是1.689公裡.......時隔40多年後、1981年美國天文臺追蹤發現太陽系確實存在這顆星辰,而且其物質、半徑數據與劉子華當時預測的完全一致。可見,劉子華用八卦預測比美國用現代化天文議器探測還早出40多年。他的超前預測,震撼了世界天文學界。之後,全球掀起了研易的熱潮,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。




  當然,易經理論中包含的科學與西方科學還是有著兩種不同的哲學體系。有些、目前還難以純粹用科學的語言來盡描述出來。但,近代無數的外國科學家都鐘情於中國的《周易》理論、去研究它。如;物理學家,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普里高律,當時對"周易"評價非常的高。另一諾貝爾獎獲得者、物理學家玻爾就依據《周易》中的“陰陽學說”提出了互補性概念,並選上太極圖做為他的族徽......愛因斯坦做夢也不會想到;其實他一生苦苦探尋、卻終無法得到滿意答案的宇宙統一場問題,其理論早就存在於我國《周易》的太極圖裡。




  還有,那些自然周期、生物全息律、人文藝術、物元分析、環境理學、地質構造...等等理論基礎全來源於《周易》中的象數,或根據其理論衍生出來的。故而,周易本身就是文化的智慧、是宇宙的代數學、是所有學術的濃縮之學。裡面蘊涵著自然和人類社會廣泛的科學知識(在中國古代,是那些學者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),對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哲學啟示、和特殊的邏輯思維方式。就太極圖來說;裡面就涉及到了宇宙的本原論、演化論、建構論...




  總之,《周易》以數演卦、以卦明理,其科學性是不容質疑,它對近代科學發展影響是極其深遠。是當今世界傳承最完整、綿延不絕的文化科學的活化石。相信,它那玄奧精深的理論會吸引、促進更多的科學家去探討、去研究.......
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傳易堂_億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