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心修性的目的,不外是苦的止息。


苦來自無明,因此,只要有「明」就不覺有苦。明就是覺知,就是正念正知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不斷培養覺知,使之相續不絕,這種修性便是「生活禪」。
在整天的動作中,不斷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,對自己的一舉一動念念分明,
這便是「動態內觀」。
在行住坐臥中,能夠活在當下,使自己念念與真性相應,這便是實相的真知;
能夠如此,當下便是身在淨土。一旦內心能夠覺知不斷,
那麼,發之於言語,必然清淨,這便是正語;


發之於行動,也必清淨,這便是正業與正命。
因此,今日修性的重點,不在於外在的形式、名稱(如所謂禪修、念佛、內觀、大手印等等)
而是要以覺知貫穿其中,與生活結合一體,便能使自己能寓修行於生活中。
如何培養覺知,可說是人生修性的中心思想;


亦即是吾道所奉行的<入世之修>

一、生活禪

生活禪是將禪的理念結合在日常生活之中,於舉手投足、揚眉眨眼間透露著安祥自在。其訓練過程,則是遵循修性覺知初期的方式,先直接由善知識指示本性,而後善護己心,於日常生活中磨除習性。


茲說明如下:

《六祖壇經》中記述著:

能云:汝既為法而來,可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,吾為汝說。


良久謂明曰:不思善、不思惡,正與麼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


惠明言下大悟。
此處便是六祖惠能向惠明直示本心。這一念不生處,了了分明的覺知就是本來面目。


三祖僧璨大師的《信心銘》說:

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,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

此處指出日常修行的基本修性原則:在行住坐臥中,遇到順境逆境都不生起貪瞋之心,保持內心的覺知而不執著,這樣就是走在大道了。由此可知,真知不在遠處,而是在這當下。

《六祖壇經》說:
1
、若見一切人,惡之與善,盡皆不取不捨,亦不染著,心如虛空。

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觀照,於一切法不取不捨,即是見性成佛道。

般若三昧即是無念。何名無念?若見一切法,心不染著,是為無念。

用即遍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。但淨本心,使六識出六門,於六塵中無染無雜,
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即是般若三昧,自在解脫,名無念行。若百物不思,當令念絕,即是法縛,即名邊見。
2
、外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起,名為坐。內見自性不動,名為禪。

3
、若見諸境心不亂者,是真定也。善知識!外離相即禪,內不亂即定。外禪內定,是為禪定。

以上這些引述,不外說明修性的基本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內心的安祥,不受六塵的雜染,將覺知貫穿在行住坐臥中,這便是<生活禪>


二、動態內觀

內觀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,本無動靜之分。但依修性之訓練方式,

而有動態與靜態之不同。
靜態的方式,是側重靜坐不動,且閉目觀照為主。
動態的方式則將重點放在所有行住坐臥四威儀,以正念正知來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,進而對念頭念念分明且不捲入其中。

在南傳的內觀系統中,隆波田、阿姜念、馬哈希法師的修性方式可歸入動態內觀,

各家的技巧雖有不同,都要求將覺性(正念正知)貫穿於行住坐臥當中,並將姿勢的變化視為禪修中重要一環。
動態內觀與生活禪並無多大的差異,只是前者多出一些具體的禪修訓練方式,

例如,隆波田的訓練是由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下手,使覺性持續如環練,
而後以強大的覺性來看念頭,最後體證身心的實相。
阿姜念的訓練是覺知整個色身的變化,並以「如理作意」看清姿勢的變動是為了治苦。
利用這些簡單而具體的修性技巧,皆能有跡可循,可說是這些內觀修性的特色。
這些內觀修性,都依準於《大念住經》,例如:

1
諸比丘!比丘於行時,了知:我在行。於住時,了知:我在住。於坐時,了知:

我在坐。於臥時,了知:我在臥。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,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。
2
諸比丘!比丘不論行住歸來,正知而作:彼觀前顧後,正知而作;彼屈身伸身,正知而作;彼搭衣持缽,正知而作;彼食、飲、咀嚼、嚐味,正知而作;彼大小便利,正知而作;彼行、住、坐、臥、醒、語、默,亦正知而作。

以上這些訓練,便是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,唯一要貫穿的便是正念正知(自己清清楚楚的覺知)

一旦覺性提昇後,對自己的感受、心念、諸法(念頭等)便能了了分明,而且不被苦樂所牽引,能保持真正的平等心<平常心>


這便是「能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動」。


由於眾生根器之不同,而有種種修性法門的出現,但其基本要點則是一致的,歸納如下:

1.
要培養覺性(正念正知),使定慧均等。

2.
要與生活結合,在行住坐臥中磨鍊,使能面對順逆境時,不起貪瞋而維持著平等心。

3.
注意生活的當下,念念分明,則內心自然淨化,成果不求自來。

4.
保持中道,例如,要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保持覺知,但不可過度專注於一點而忘了周遭。呼吸、行走等要有所規範,但要放輕鬆。以覺性面對順逆的境界而不生起貪瞋的心理。這些都是中道的訓練。

5.
若就「定」來考察,心持時,靜中的一心,是屬於近分定(近行定、未至定)

動中的一心,南傳稱做剎那定(剎那定的所緣不是固定的),在北傳仍將之歸屬於近分定。
生活禪與動態內觀所採用的定,也是歸屬於近分定。利用此定以觀察身心實相,
使用內心不起執著,能夠如此,便是《六祖壇經》所說的:
定慧一體,不是二。定是慧體,慧是定用。即慧之時,定在慧。即定之時,慧在定。若識此義,即是定慧等學。


這種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定慧,便是滅苦的藥方。人生的痛苦是來自「無明」,

在生活中迷迷糊糊,看不清楚真相,因此,想要止息痛苦,就必須要有「明」,
也就是要有覺知,要能夠正念正知,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。
以上所說的生活禪、動態內觀都離不開覺知的訓練;一旦覺性圓滿,當下便是淨土。
能夠保持覺知,那麼,發之於言語,


便是正語;發之於行動,便是正業與正命。
知命,識命,方能造命!
因此,法門雖異,精髓是一。



<
易解>迷時師度。悟時自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傳易堂_億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